-
德泓智库 | 水利领域可申报的四大资金类型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其资金申报工作具有较强的政策性与专业性。本文基于最新政策文件与实践案例,系统梳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及水利发展资金四大类资金的支持方向与申报要点。 一、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准公益性项目的市场化融资基石 (一)政策框架与支持范畴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采用 “正面清单 + 负面清单” 管理模式,根据国办发〔2024〕52 号文件,水利项目被明确纳入正面清单,且允许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省份可用作资本金的规模上限由 25% 提升至 3…
-
德泓智库 | 低空经济资金申报指南: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
在当今经济发展格局中,低空经济以其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附加值高的特性,成为未来数十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之一。本文将深入剖析低空经济资金申报的关键要点,包括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以及地方政府专项债的项目谋划方向与申报策略。 一、低空经济概述 低空经济是以1000米以下空域(根据实际需求可扩展至3000米)为活动范围,以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如无人机、直升机、eVTOL等)为载体,通过低空飞行活动牵引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其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硬件、软件以及应用三个层…
-
德泓智库 |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的演变历程
一、政策法规依据 二、资本金制度概述 自1996年实施资本金制度以来,至今已历经29年。其主要适用于各类经营性投资项目,要求项目必须先行落实资本金方可启动建设,而公益性投资项目则不纳入此制度范畴(国发〔1996〕35号),其核心目的在于借助资本金撬动经济发展,如同购房首付比例的设定,对项目融资架构产生关键影响,更是衡量项目投资可行性的核心要素之一。 (一)资本金定义 依据国发〔1996〕35号文件,资本金是在投资项目总投资中,由投资者认缴的出资额,对于投资项目而言,属于非债务性资金,项目法人无需…
-
德泓智库 | 专项债领域的城市更新收入类型剖析
在专项债支持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深入探究其收入类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公开披露项目(如“中债登”公示的实施方案)的系统梳理,深度解析城市更新专项债项目(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及城市更新”领域)在不同细分项目类型下的主流收入类型构成,旨在为项目谋划、融资方案设计及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一、政策背景及资金支持情况 1、政策背景 财政部在6月4日公示了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评选结果,拟支持北京、天津、唐山等20个城市。中央财政按区域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给予定额补助,东部地区每个…
-
德泓智库 | 破译城市更新资金密码:政策、资本与治理的深度协同
在城镇化率突破65%的关键节点,中国城市发展正经历从“增量扩张”到“存量提质”的历史性转折。2025年6月,财政部、住建部公示的中央财政支持城市更新示范城市名单(北京、郑州、广州等20城入选,最高获12亿元差异化补助),标志着城市更新正升级为国家战略级投资领域。这一决策背后,是超60万公里地下管网老化、城中村人居环境滞后等民生痛点与超万亿资金缺口的深层矛盾,更是通过制度创新破解“钱从哪来、如何花好、怎样可持续”的系统性探索。 本文基于政策文件与典型实践,从政策顶层设计的逻辑重构、资金体系的协同矩…
-
德泓智库 |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破局 “钱从何来”,创新投融资与收益模式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统筹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抓手,是推进乡村振兴、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举措。在当前财政资源约束加剧的背景下,破解”钱从哪里筹”的核心难题,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体系,成为项目落地实施的关键突破口。本文结合政策框架与实践案例,系统解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资金筹措路径、投融资模式创新及收益实现机制,为行业实践提供理论参考与操作指引。 一、资金来源:多元渠道协同发力 (一)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政策支持的坚实后盾 《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23〕…
-
德泓智库 | 点“土”成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深度解析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一项系统性、综合性极强的工作,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理论基础到实践操作剖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相关内容。 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与背景 (一)内涵释义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以县域为统筹单元,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综合运用增减挂钩、占补平衡等自然资源领域政策工具,通过同步实施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修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历史文化保护和乡村…
-
德泓智库 |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机制、效应与政策逻辑
一、政策工具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演进 (一)工具定义与功能定位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是中国政府创新宏观调控的重要制度安排,其核心功能在于通过政策性银行市场化运作,以资本金补充或专项债搭桥方式,破解重大项目融资瓶颈。该工具具有三重政策目标:其一,通过不超过项目资本金50%的资金注入,确保基建项目合规落地,避免资金断档;其二,发挥金融杠杆效应,以市场化机制撬动民间资本,据东吴证券测算,其投资撬动倍数达12倍,显著高于专项债的8-9倍;其三,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间构建传导桥梁,通过PSL(抵押补充贷款)等…
-
德泓智库 | 农业领域中央预算内资金申报类型全解析
在 “十四五”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中央预算内资金作为政策引导的核心工具,持续为农业现代化注入动力。本文依据最新政策文件,全面梳理13类农业领域中央预算内资金的支持方向与申报要点,为地方政府、农业企业及相关主体提供政策解读与实操指引。 一、高标准农田和东北黑土地保护项目(含单产提升工程) 1、支持范围:严格遵循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玉米大豆单产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相关要求执行。 2、支持金额:粮食主产省在高标准农…
-
德泓智库 | 农发行2025年万亿信贷投向解析与项目融资策略
一、政策背景与金融支持体系构建 2025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 “农发行”)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核心,持续强化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撑作用。截至 2024年末,该行累计发债筹资规模已超18万亿元,存量债券达8万亿元,为“三农”领域及地方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资金基础。根据年度规划,农发行2025年资产总额目标将突破10万亿元,计划投放贷款2.78万亿元,通过差异化信贷政策与专项融资工具的有机结合,重点聚焦6大领域、20类重点项目,形成 “藏粮于地、生态振兴、城乡融合” 三大战略支点,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