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货币政策大礼包后,后续财政端将如何发力?
引言
货币政策大利好之后,我们还需观察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力度,对经济企稳的影响。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接下来财政政策发力的方向:
1、专项债资金是否会用于存量房收储
受制于地产行业不断下滑,存量房收储政策推进节奏未达预期,未来专项债用途是否会扩大,用于存量房收储?
2、土储专项债会否重启
城投拿地未开工面积已经近3.3亿平方米,如何加快土地收入回笼,除了“允许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贷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市场化收购房企土地,盘活存量用地”之外,是否会允许土储专项债的重启?
3、特别国债会否加码
近日,不断有专家提出加码特别国债的支持力度,在货币政策之后,财政端会否加大特别国债发行力度?
降准、降息、降利率、降首付,央行一揽子货币组合政策,于9月24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时公布。在“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和美联储降息提供了更多政策腾挪的空间利好背景下,本次多箭齐发的货币政策端可谓利好尽出,但本轮大礼包对后期稳定内需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可能还需进一步观察后续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力度。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因为财政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下两大支柱之一,在提振有效需求,稳定经济预期方面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同发力的“组合拳”,也将能更好助推经济回稳,也有可能进一步形成新的市场机会。
政策思路:从“量”到“质”的转变
每一轮刺激政策之后,人们都很容易拿2008年的4万亿刺激计划与之做比较,毕竟2008年的政策刺激之后,次年的基建增速就反弹到了惊人的42.2%。那么本轮政策会不会是2008年的又一轮的抄作业呢?
实际上由于2008年以来的基建投资带来的盲目铺摊子和地方债务不断攀升的负面效应,当前财政投资模式已经做了相应调整。尤其在一揽子化债政策约束下,许多地方政府投资项目,也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同时受制于财政收入下降、优质项目稀缺,近年来财政扩张力度较以往也明显下降。但是化债的目的并不是意味着要“躺平”,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而高质量的基建投资,不仅能更好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也能更好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之前还有人争论究竟该扩大基建投资还是刺激消费,实际上,投资和消费并不是非此即彼、水火不容的矛盾对立关系,反而基建投资可以创设更多消费场景,而消费的复苏也会带来更多基建投资的需求。从去年7月份《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到其后加快推进“三大工程”的战略部署,和今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对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的重视,以及两个月前发布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我们通过一系列政策的梳理,可以看到当前基建投资思路已经不再是当年“铁公基”等大规模基建下,单纯追求“量”的撒胡椒面似的“雨露均沾”,而是希望通过基建投资,能够改善有效需求和释放消费潜力,真正提振经济“质”的提高。
如果到2029年的时候,城镇化率能够如期提升到70%的话,那就有望会新增2.5亿新市民的基础公共服务的需求,如果能通过基建投资满足农业转移人口在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基本需求,全面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养老和医疗的市民化待遇,那么也必然会释放出衣食住行、装修、家具、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领域等方面的巨量消费需求。
所以近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就曾提出“由政府收购滞销的住房,转为保障性住房,向新市民提供”。这样一方面可以稳定房地产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新市民在城镇安居乐业,刺激消费需求。
专项债资金是否会用于存量房收储
关于存量房收储的政策,其实早在去年就已经启动,2023年1月份,央行就曾推出针对郑州、重庆、济南等8个试点城市的“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额度为1000亿元。今年“5.17”地产新政后,央行在此基础上,又设立了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地方国有企业收购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发放对象包括21家全国性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贷款本金的60%发放再贷款。
尽管各方积极配合该项政策落地,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受制于地产行业不断下滑,政策推进节奏事实上并没有达到预期。这背后原因一方面是国企提出的收购价格很难与房企达成共识,另外房租租金收益不断下滑也会导致国企投资收益率低于融资成本的倒挂现象。
所以为了尽快推进该项政策落地,本次国新办发布会针对保障房政策又进一步提出“将5月份人民银行创设的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中央银行资金的支持比例由原来的60%提高到100%”。
除了货币政策持续加码之外,市场一直有呼声,支持扩大专项债资金使用范围,用于存量房收购,毕竟相较于银行贷款、基金、Reits等融资渠道之外,专项债资金的融资成本是更具有吸引力的。
财政、货币政策相配合加快土地收入回笼
当前土地出让收入下滑,是地方财政收入疲软的主因。其中原因一方面是企业拿地热情下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过去几年,城投公司为了“托底”地价,曾经频频大举“扫货”土地市场,在房地产市场遇冷的背景下,导致大量土地无法开发。城投拿地的行为也被调侃成了“拿地一时爽,事后难收场”的尴尬。CRIC数据显示,目前,城投拿地未开工面积已经近3.3亿平方米。土地无法开发也就意味着政府土地收入无法回笼,如何打通存量土地盘活利用堵点,是本轮政策发力的关键点。
本次国新办发布会提出“支持收购房企存量土地。在将部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基础上,研究允许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贷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市场化收购房企土地,盘活存量用地,缓解房企资金压力。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人民银行提供再贷款支持”。
本段话其实就透露出如何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加快土地收入回笼的政策思路。
如何处置城投手里囤积的待开发土地,最理想的方式是帮助其尽快转手卖掉。那么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债资金,将城投手里的土地收回,显然是从路径端,比较容易落地的方式。可2019年9月,为了抑制房地产过热发展下,城投公司违规新增隐债的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已经叫停了土储专项债的发行,明确“专项债资金不得用于土地储备和房地产相关领域、置换债务以及可完全商业化运作的产业项目”。
今年6月份,自然资源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针对当前盘活房地产存量土地存在的利用难、转让难、收回难等问题,提出收回收购土地用于保障性住房的,可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予以支持。该项政策被很多人认为是土储专项债的重启,但是“地方政府回购存量土地”的“熟地”与土储要求的土地一级开发的“生地”还是存在很大差别,所以土储专项债是否要重启仍然存在不少争议。本次国新办发布会提出的“将部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基础”,还有待后续政策的进一步解读。除了财政端的专项债资金,另一方面如何鼓励企业端通过金融机构借贷来收购土地也是政策发力的一个重要方向。土地开发资金的来源一直是政策监管的重点区域,2003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就曾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在加强房地产开发贷款管理、引导规范贷款投向,严格控制土地储备贷款的发放”。而且自2014年《预算法》出台以来,土储市场化的信贷融资方式已经被直接叫停,所以银行贷审对于将贷款用于土地以及开发一直视为重点审核的方向。本次国新办发布会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市场化收购房企土地”,也是政策端一大突破。
特别国债会否加码?
虽然本次发布会并没有直接提到特别国债发行的相关事宜,但是考虑到去年2023年9月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5个基点后,随后10月财政宣布就新增1万亿国债,做特别国债管理。这样一个财政和货币协调配合的经验,使得我们对四季度会否仍将启动新一轮国债,有所期待。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以来,地方上已经申报了三个批次,并且上半年累计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达到了2500亿元。未来是否还会再有增发国债的必要性呢?
近日刘世锦和李迅雷两位专家都提到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作为经济刺激的主要筹措资金的必要性,其中刘世锦提到在一到两年时间内,形成不低于10万亿的经济刺激规模。而李迅雷也提出每年发5万亿,10年发50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大中央加杠杆的力度。
今年已落地的万亿国债资金,在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方面,对消费回暖产生了积极效应,后续财政政策是否还会加码,我们也可以拭目以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德泓咨询”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德泓咨询平台所有。如需转载开白,请在相应文章下方留言并附上转载方的公众号ID,转载时需在文章开头注明正确的来源和作者。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