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泓观察 | 9.26会议之后,有多少增量政策可以期待
罕见的9.26政治局会议之后,许多朋友认为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等到了政策火力全开的一刻,而且在这几天来,一系列疾风骤雨般的重磅利好政策推动下,时隔近3个月,A股又重返3000点。
本次政策局会议之所以称之为罕见,是因为以经济工作为主要议题的政治局工作会议,按传统只出现在4月、7月和12月(2016年和2018年曾出现在10月),而9月份政治局会议讨论经济议题,还是比较罕见的。除了时间点特殊,更重要的是,本次会议的政策基调与之前相比,显然更积极,从之前会议出现的“适度”“积极”等高频词,此次转为“干字当头”“加力”“努力”等更强调政策发力的表述,从中也可以看出当前稳经济、稳增长信号明显。
保持冷静客观,加强逆周期调节
虽然政策基调偏积极,但同时会议也强调了要冷静客观地看待当前经济形势,与三中全会提出的“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表述相比,本次会议还是更客观地提出“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这一表述的变化也体现出我们对当前所面临的经济形势,要有更清醒的认识,坚定信心的同时,也要正视困难。
具体到财政政策的表述,会议强调“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要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
在9.24的国新办发布会出台降息、降准、降利率、降房贷的货币利好政策之后,我们曾强调货币政策之后落地的效用如何,还需要财政政策的跟进、协调、配合。本次会议强调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即强调下一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要做好协调配合,共同推动实现经济持续向好的目标。
而所谓逆周期调节,其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即要求通过政府对市场缺陷的补充,依靠财政货币政策配合,应对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困难,进而扭转需求收缩趋势。
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
从发行端来看,当前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都已进入尾声。自今年两会提出超长期特别国债以来,超长期特别国债已经申报三批,截至目前,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已达7520亿元,仅剩余约2500亿元左右。
今年专项债发行受多重因素影响,节奏偏缓,但自三季度以来发行明显加速,目前专项债发行额度已达全年额度的92.3%、其中一个发行加速的原因可能在于新增专项债用途有所扩大。当前未披露一案三书的新增专项债估计在8000亿元左右。当前专项债剩余额度预计还有3000亿元左右。
那么在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进入尾声的情况下,可能后续关注的重点在于如何落实好已经发行的资金,避免资金闲置和挪用等违规情况。
会否有增量财政政策的出台
既然存量政策已经接近发行尾声,更多的人可能期待,是否财政增量政策已经在路上?我们分析,如果有财政端增量政策的出台,可更多关注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特殊再融资债券重启,支持化解债务:稳增长的前提是债务风险的化解。本次会议虽然没有再提“防风险”,但是近日财政部再度通报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已经细化到事业单位作为问责主体,我们可以看到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依然是当前重点监管方向,我们可以关注包括“特殊再融资债券”等政策工具重启,加快地方债务化解。
2、专项债资本金支持领域扩大,以及相应规模、比例提高。
3、启动2025年专项债提前批申报。
4、新增专项债用途扩大,重点可关注存量房收储和土储范围的应用。
5、增发国债,保证财政必要支出,支持民生消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德泓咨询”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德泓咨询平台所有。如需转载开白,请在相应文章下方留言并附上转载方的公众号ID,转载时需在文章开头注明正确的来源和作者。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