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泓智库 | 超长期特别国债两重项目—地下管网管廊项目申报
地下管网管廊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更新改造与智慧化升级已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抓手。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将该领域列为重点支持方向,为地方政府推进相关项目提供了系统性资金保障。本文基于国家最新政策框架,从战略定位、政策体系、支持领域到申报实操进行全面解析,为项目谋划与申报提供参考。
一、战略定位与政策逻辑:为何聚焦地下管网管廊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以”城乡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为核心战略导向,通过三大维度构建支持体系,而地下管网管廊项目凭借其双重属性成为政策支持的重中之重。
(一)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战略支持框架
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支持体系形成了城乡发展的闭环支撑,具体如下表所示:

(二)地下管网管廊项目的申报逻辑
地下管网管廊项目成为各地申报热点,源于其现实紧迫性与战略价值的双重驱动:
1、现实需求的紧迫性
我国城市管网老化问题突出,全国燃气、供水等老旧管网需改造总长度超60万公里,农村污水管网覆盖率不足50%,城乡基础设施差距显著。同时,城市内涝、管网泄漏等问题频发,直接影响民生安全与城市运行效率。
2、双重属性的战略价值
该类项目兼具”民生保障”与”经济拉动”双重功能:一方面,可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能带动智慧监测设备、低碳管材等产业链发展,形成“1元国债资金撬动2.5元社会资本”的乘数效应,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二、政策体系解析:三维度构建支持框架
国家已形成多层次政策体系,为地下管网管廊项目提供从顶层设计到实施细则的全流程指导,三类核心政策文件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
(一)核心政策文件对比分析

三、支持领域与项目范畴:哪些项目可获资金倾斜
结合超长期特别国债 “两重” 项目要求,地下管网管廊支持领域可划分为四大类,每类项目均有明确的建设内容与实施标准。
(一)老旧管网改造工程
针对燃气、供水、排水、供热四类核心管网,重点解决安全隐患与运行效率问题,具体要求如下:

(二)城市内涝治理工程
聚焦雨水排放能力提升与内涝风险防控,具体包括:
雨水管网扩容:重点区域管径升级,如将300mm以下管网改造为500mm以上;
内涝点整治:采用“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每处内涝点配套建设调蓄设施;
防洪排涝设施:新建或改造排涝泵站,机排能力需满足50年一遇暴雨标准。
(三)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支持智慧化综合管廊系统建设,核心要求包括:
覆盖范围:城市新区、重点产业园区、主干道沿线优先建设;
智慧化配置:配套光纤传感、红外测温、视频监控系统,实现“渗漏—变形—温湿度”三维监测;
管线集成:至少整合给水、排水、电力、通信四类管线,具备模块化扩展能力。
(四)智慧绿色低碳技术应用
鼓励在项目中集成三类创新技术:
低碳材料:推广再生塑料复合管、高性能防腐钢管等低碳管材,材料碳排放较传统产品降低 30% 以上;
分布式设施:在人口分散区域建设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效率≥90%;
智慧运维技术:采用非开挖修复(CIPP 紫外光固化)、管网机器人巡检等先进技术,降低施工对交通影响。
四、申报实操要点:如何提高项目获批概率
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申报需满足严格的合规性要求、资金拼盘规则与绩效标准,以下从四个核心维度解析实操要点。
(一)项目合规性要求
1、规划衔接
项目必须纳入国家 “十四五” 规划、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或省级重点工程清单,需提供规划文本中相关条款的对应说明,证明项目与上位规划的一致性。
2、审批手续
需完成“七件套”合规手续,具体包括:
- 其中,新开工项目需承诺 2025年底前开工,在建项目投资完成率需≤80%(以统计部门数据为准)。
- 立项批复(或备案证明)
-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
- 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
- 节能审查意见
- 水土保持方案批复
-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资金筹措方案
3、禁止事项
项目内容不得包含房地产开发、商业综合体建设、楼堂馆所等非支持领域,严禁通过 “包装” 方式将无关内容纳入申报范围。
(二)资金拼盘规则

资金闭合要求:自筹资金+国债资金+银行贷款总和需≥项目总投资,提供资金平衡表说明各阶段资金到位计划。
(三)技术标准与绩效指标
1、技术标准
智慧化标准:燃气、供水管网智慧化改造覆盖率需达100%,建成统一的数据监测平台
绿色标准:新建管廊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15%,改造项目碳排放强度较改造前降低20%
2、绩效指标
需设定量化可考核的绩效目标,示例如下:
供水管网:改造后漏损率从15%降至8%,年节水120万吨;
排水管网:内涝点从25处减少至8处,积水消退时间缩短至30分钟以内;
综合管廊:运营成本较传统直埋方式降低25%,管线事故率下降60%。
(四)资金申请报告撰写技巧
报告需突出四个核心亮点:
1、突出紧迫性:结合历史爆管、内涝等数据,强调项目的民生安全属性
2、强化智慧化亮点:明确物联网覆盖率、平台建设功能、数据接入能力。
3、系统化设计:避免“马路拉链”,推动“六管一廊”统筹建设。
4、资金闭合性:提前落实配套资金来源,确保项目可执行性。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重点支持地下管网管廊建设,优先支持老旧管网改造、城市内涝治理、智慧化综合管廊等项目,要求项目合规、资金拼盘合理、绩效目标量化。应充分把握超长期特别国债政策机遇,以系统化思维谋划项目,通过合规申报与科学实施,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安全、智慧、绿色”转型,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李安琪
联系电话:0371-6198 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