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课题(十八) | 乡村振兴标杆项目调研之乡村旅游系列
一、区位概况
余村隶属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地处天目山北麓,村域面积4.86平方公里,辖有8个村民小组。村域呈东西走向,北高南低,西起东伏,群山环抱,秀竹连绵,植被覆盖率高达96%,因境内天目山余脉余岭及余村坞而得名,是“两山理论”(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源地。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4A级景区、全国农村优秀学习型村居、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首批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消费建设示范样板单位、湖州市乡村治理示范村、安吉县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
项目区位图

图:“两山理论”发源地
二、余村蝶变历程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余村办起了村办企业,借助拥有石灰岩资源丰富的天然条件,便大力开采石灰石矿,兴建了矿山开采厂、石灰厂、砖瓦厂和水泥厂等10多家工厂。20世纪末,每人每月的工资能达到1000多元,“电视机、冰箱,村里人先用上,那时候在大家眼里,石头是宝贝,矿山是金山。”村子富裕了,村民的腰包鼓了,余村却渐渐变了模样。放眼望去看不到绿色。污水直接排到土里,竹笋变小了,连千百年的银杏树也不结果了。一时间,靠自然资源致富的余村人,因破坏自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图:曾经的余村面貌(图片由余村村委提供)
2001年,安吉县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把“生态立县”确立为全县的发展战略。2003年7月,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把“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一条正式提出,建设“绿色浙江”的决策迅速传达到各地,余村两委班子向村民郑重宣布:关闭全村所有矿山企业,调整发展模式,还余村绿水青山。关矿停厂容易,余村人靠山吃山的思想却一时转不过弯。许多村民丢了工作,村集体经济收入从300万元骤降至20万元。接下来到底应该带着大家走什么路?这是当时余村村委和村民面临的巨大现实问题。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一行到余村调研。对村里痛下决心关停矿山和水泥厂、探寻绿色发展新模式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两山理论”为余村指明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15年来,余村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
余村从2005年到2020年,全村三产从业人员从80余人增加到500余人,村集体经济收入从91万元增加到724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从8732元增加到55680元,真正实现了绿色发展。

图:余村新貌(图片由余村村委提供)
三、发展定位
余村围绕并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和“绿之源”精神,以村集体为开发主体,依托“竹海”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集中精力发展休闲旅游经济并坚持绿色经济转型之路。
未来,余村将引入“农户+集体+公司”的运营管理模式,运用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借助数字余村平台高效整合党建、村务、旅游、环境等各类数据,推动村容村貌、乡村旅游、政务管理等提升,赋能乡村振兴。
四、余村两山景区项目组成
余村两山景区内部主要载体有“两山”会址公园、田园观光区、果园飘香、矿山遗址公园、荷花山漂流、民宿和农家乐等项目。
“两山”会址公园
“两山”会址公园位于余村老村委旧址,占地面积56亩,其中建筑面积约16亩,主要由“两山”纪念石碑、“两山”展示馆、数字电影院、院士林、党建文化广场等板块组成。于2015年7月建成并对外开放,是余村对外宣传展示“两山”理论实践示范成果的重要平台。作为余村的主要标志性建筑——“两山”纪念石碑,水面高度8.15米,代表2005年8月15日这一特殊日子,重88吨寓意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八战略”。余村文化礼堂·数字影院于2015年7月建成并投入运营,由老村部改造而成,充分展现余村的发展历程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及实践专题纪录片。影院设置190余座位,周二、周四、周六晚是固定的“电影时间”,对村民免费开放观看。

图:“两山”纪念石碑
田园观光区
水泥厂旧址复垦后变身为五彩田园,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村里流转的500多亩土地变成了向日葵园和荷花藕塘,四季皆有景;曾经运输矿石的山路如今成了绿道,游客们坐上观光电瓶车,徜徉在绿水青山间,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图:田园观光区
3、果园飘香
“旅游+农业”的自然学校,四季果蔬飘香,常年宾客盈门,集果蔬采摘、垂钓烧烤、农事体验、农耕文化、智慧创意、亲子教育、生态游学等产品链条于一体。金宝农庄占地面积52亩,总投资300多万元,2013年12月建成开放。

图:果蔬农耕区
4、矿山遗址公园
自2002年起,余村逐步关停矿山,到2004年底全面停产,并进行复垦复绿。矿山遗址公园是村西山谷的一处高地,源于余村人掘出第一桶金的“挖矿宝地”,2016年通过对昔日炸成坑洼的矿山进行修复治理和土地复垦,建成了矿山遗址公园,使工业遗址焕发了新的生机。

图:矿山遗址公园
5、荷花山漂流
荷花山漂流位于余村赵家堂自然村,有“荒坪第一漂”之美誉,距天荒坪电站10公里,距天荒坪镇政府2公里。河流全程2公里,约一小时漂程。沿途曲折迂回,时而飞流直下、一泄千里;时而坠入深潭、天光云影、随筏荡漾。途中起伏落差适宜,时而水流平缓,时而急流险滩。
该景点设施齐全,设有游客接待大厅、售票处、洗浴室、更衣室、大型停车场等,可接待大型旅游团队,能提供导游、客运、餐饮、漂流等一条龙服务。

图:荷花山漂流
收费标准:荷花山漂流儿童门票(1.4米以下)65元/人;成人票125元/人。
民宿和农家乐
余村的农家乐起步较早,最早可以追溯到2002年,当时余村矿山尚未全部关停。由于天荒坪镇一带拥有较为丰富的生态资源,且距离上海、杭州不算太远,偶尔有自驾游客前来“采风”,曾有游客希望能够借宿到村民家中并且品尝乡下美食。于是,部分村民便开始在民宿和农家乐的方向上进行尝试,但受资金的限制和营销宣传的局限性,余村的民宿和农家乐一直发展的比较缓慢。自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鼓励余村走好绿色发展道路,给正值迷茫的余村村民注入一剂“强心针”。随着县镇两级政府对农家乐经营不断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和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民宿和农家乐目前已经发展到了50多家,成为余村村民收入和村集体的重要支柱和一张靓丽的名片。

图:民宿和农家乐
五、调研总结
通过此次调研与潘书记深度交流,总结余村成功的实践经验主要有:
第一:发展理念。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导下,余村立足生态,坚持走生态建设之路。全村不但实现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且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成为全国闻名的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美丽乡村示范村。
第二是发展方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出之后,余村人有了新发展理念,推动了发展方式的根本性改变,依托“竹海”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开农家乐、民宿,办漂流。将生态保护效益成功转换为经济效益,实现“越环保,越富裕”。
第三是注重科学规划。
科学的规划,让美丽乡村建设更好地发挥出融为一体“聚美”效应。浙江已全面形成以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龙头,村庄布局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四项专业规划为基础的“1+4”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在十多年时间里,政府“有为之手”与“有力之手”的力量不懈接力助推,让余村一崛而起、美丽升级。
第四是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并注重全员参与。
如果仅靠政府的投入、靠几个大小项目出成果,多半是造景,明显忽视了村民的主体性地位,必然会影响建设效果。以天荒坪镇政府、余村两委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作为核心,将乡村振兴建设主动权归还到农民手中,确保农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引导农民利用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机制等平台,达到投工投劳、出资出智、共建家园的目的。
余村成功转变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其蝶变的历程,充分印证了“两山”理论在可持续性发展方面的作用,为“两山”理论践行的模范村,以余村为标杆“两山”理论未来会得到更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