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可爱的人——像军人一样去战斗
说到八一建军节,首先想到了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是一名退役军人,从小到大,给我讲过很多部队里的事迹。

1982年,我的父亲被直接从学校选中进了部队,来到了祖国大西北新疆的某地炮团。那时部队的条件远不如现在,住的是土坯房,睡的是大通铺,每月拿着不到十元的津贴,但他们都很知足。后来,我父亲被分配到汽训队学习,在那时绝对是一个热门技术工种。他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半年后以理论和实践双优秀的骄人成绩拿到了驾驶证,次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人生的理想、信念也得到了升华。我的父亲作为一个汽车兵,常年往返在喀喇昆仑山上下,那里的气候条件非常差,高山缺氧自不必说,雪崩随时都可能发生,对人和车辆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平时要重点加强体能锻炼,因为小小的感冒,都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我父亲后来告诉我说,每次出外勤回到驻地,他们都要庆祝能够平安归来,而短暂的庆祝过后,就会再次踏上新的征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印度与我国边界发生了摩擦事件,事件瞬间升级,而我父亲所在的部队正是当时的战备值班师,迅速进入一级战争准备,所有人员就地集结,战前动员如火如荼,《请战书》、“先锋突击队”遍地开花,甚至每个人的遗书都已写好,都已做了最坏的打算。装备和车辆都按最好的标准配置,战争的硝烟笼罩在整个部队,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战争一触即发。报效祖国的时候到了,我父亲和他的那些战友一样,毫不犹豫地在请战书上签下了他的名字。尽管在中印双方的外交斡旋下,最终化干戈为玉帛,避免了一场鏖战。但大家当时为了报效祖国积极踊跃请战的画面,一直定格在我父亲的脑海里,直到今天仍记忆犹新。父亲的服役期是3年,但根据军情的需要,父亲又超期服役了3年,6年后才光荣的退出了现役。

时至今日,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我父亲相继和很多战友都重新取得了联系,他们身居祖国各地,在不同岗位上、不同的环境中,以部队战士敢于面对挑战、敢于攻坚克难的特有气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继续为祖国、为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虽几十年未见,但在战友聚会时,他们战友情依然长存,依然亲如兄弟一般。年少时,我不太能理解这种情谊。现在慢慢体会到了:那是一种心灵的默契,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照不宣,是心心相通,彼此理解和包容的一种情怀。

几十年过去,祖国并没有忘记昔日的老兵,相反,祖国依然记得他们曾经的付出。近几年,国家对于退伍军人越来越关注,特别是去年刚成立的“退伍军人事务部”,为退伍军人带来了很多利好政策。随着今年下半年《退役军人保障法》《退役军人优待目录清单》等政策的出台,越来越能够让全国所有的退伍老兵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人民解放军之所以能不断地攻破一个又一个难关,打赢一场又一场恶仗,就在于有过硬的本领、过硬的队伍。同时,中国军人也一直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本色,无论是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年代,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精神一直延续下来。我们并非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只是幸运地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在珍惜当下,感恩祖国的同时,作为工程咨询领域的一员,我们更应该在工作中锤炼过硬的本领,勤于学习,使自己的思想观念、知识水平跟得上越来越快的行业发展。同时,以军人为榜样,充分发扬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积极投身到公司、社会、国家需要的地方去,摒弃小我,修身立德,勇于担当,打造出一支工程咨询领域德才兼备、能征善战的王牌之师,回馈社会,报效祖国。让我们像军人一样去战斗,勇做工程咨询新长征路上的无畏战士!
在此,向全国现役和退役的军人致敬:祝愿你们节日快乐,平安幸福!你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