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项目案例 | 【乡村振兴】县乡有特色产业、村庄有特色品种、农户有致富项目
典型案例 | 鹤壁市乡村振兴项目
融资方案:
项目总投资127267.00万元,其中,申请银行贷款融资100000.00万元,贷款期限20年(含3年建设期)。
收益来源:
项目付费机制为可行性缺口补助。项目自身使用者付费部分主要包括污水处理(一体化 设施)、供水工程、农业标准化厂房租赁收入和仓储基地租赁收入等。使用者付费不足以满足项目公司成本回收和合理回报的,纳入政府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给予补贴。
建设内容及规模:
鹤壁市浚县、淇县、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开发区、示范区两县五区共计134个行政村。户厕改造7311个、公厕186个,污水管网981977.00m,污水处理设施83个(大三 格化粪池7个、人工湿地45个、小型污水处理设施31个),户户通道路3053969.00 m²( 加 铺沥青层603384.00m²,水泥混凝土2450585.00m²),新建供水设施(深水井)48个,自来水管网长度746590.00m, 雨水渠长度171229.00m,路灯3286盏,路牌1920个,文化广场211372.00 m²,服务中心32147.50m²,戏台13个,文化墙建设114282.00 m²,改塘面积340224.00 m²,强电入地52200.00m,弱电入地5800.00m,其他基础设施19750.00 m² (护坡、护岸、涵洞),农业标准化厂房、仓储基地等村集体经济面积158743.00m²。
项目定位:
通过市级层面全面统筹,以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为主攻方向,以村庄自身特色为基础发展富民产业,形成“县乡有特色产业、村庄有特色品种、农户有致富项目”的发展格局,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工程、村庄提升改造和村容村貌的展示窗口。
实施主体:
鹤壁市农业农村局

DEHOGNZIXUN | 项目落地经验
成功要素:
1)项目顶层设计思路清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项目指挥部,统筹各县区政府和单位,保证了项目工作推进的高效性;
2)项目团队深入项目现场调研,做实项目基础资料收集工作;
3)由于项目采取PPP 模式运作,在开展前期工作时PPP咨询单位提前介入,通力协作,提高项目入库率、落地率;
4)由于市本级和县区财承空间有限,整体采用了“肥瘦搭配”的思路,形成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辅以产业和供排水等经营性收益的可行性缺口补助模式;
5)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重点方向,属于政策性银行重点支持领域,项目授信、放贷顺利。
注意事项:
2020年4月13日出台了《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 >的通知》,文件指出:积极探索农业农村领域有稳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 模式的实施路径和机制,让社会资本投资可预期、有回报、能持续,依法合规、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鼓励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按照有关要求,对本地区农业投资项目进行系统性梳理,探索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智慧农业、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领域,培育一批适于采取PPP 模式的、有稳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依法合规、 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让社会资本投资可预期、有回报、能持续。鼓励社会资本探索通过资产证券化、股权转让等方式,盘活项目存量资产,丰富资本进入退出渠道。
采用 PPP 模式实施的乡村振兴项目注意以下几点:
1) 项目实施内容
虽然国家支持乡村振兴项目采用PPP模式进行实施,但需注意项目实施内容,应当进行“肥瘦搭配”,将无收益的基础设施、有一定收益的基础设施、收益好的产业项目打捆,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强运营的优势,实现项目闭环。
2) 注意财承空间
PPP项目政策实施以来,有效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截止目前在库项目体量大,各地财政空间占用情况也不相同。根据《关于进一步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 规范发展、阳光运行的通知》(财金〔2022〕119号)文件规定,要求严守每一年度本级全部 PPP项目从一般公共预算列支的财政支出责任不超过当年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的红线。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超过10%红线的地区,不得新上PPP项目;PPP 项目财政支出责任超过5%的地区,不得新上政府付费 PPP项目。在PPP项目谋划前期,应注意项目所在地区财承空间,就“是否能上PPP 项目、上多大项目”等进行提前规划。
3) 规范化操作
应严格按照PPP相关政策要求,规范操作流程,确保项目能够进入PPP 项目管理库,进而推动项目成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