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乡村振兴每周资讯精选

本周资讯要点速览:
1、农发行盐城市分行拟投放11.1亿元贷款支持盐城市首个EOD项目;
2、自然资源部关于深化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的通知;
3、证监会指导证券交易所发布指引 完善REITs大类资产审核要点及信息披露要求;
4、中国移动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助力数字乡村建设。
政 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
5月14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优化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环境,对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引导农村地区居民绿色出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鼓励有条件地方出台农村地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专项支持政策。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站)、公共汽电车场站和汽车客运站等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工作的通知》
5月17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面启动2023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工作。《通知》指出,2023年综合考虑产业规模、品牌基础、市场消费和国内外影响力等因素,重点培育32个品类的区域公用品牌,包括粮油、果品、蔬菜、畜禽、水产、饮料作物、中药材等类别,重点从品牌发展优势、品牌竞争力、品牌发展力、品牌影响力、品牌带动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互联网传播影响力指数研究报告(2023)》在京发布
近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互联网传播影响力指数研究报告(2023)》在京发布。报告构建了评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互联网传播影响力指数的指标体系,从互联网推广活跃度、关注度、美誉度、忠诚度和市场竞争力等5个维度,对纳入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和网络销售额排名靠前的50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进行了互联网传播影响力指数监测评估。报告指出,开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互联网传播影响力指数研究,对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品牌深度融合,加强电子商务和农业品牌协同发展,持续跟踪监测农业品牌成长状况,不断调整提升品牌打造方式,推动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土 地
自然资源部关于深化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的通知
5月12日,自然资源部官号公布关于深化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通知的69号文,文中明确:依据规划实施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报批城镇用地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应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土地使用标准等要求,并按照《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明确土地规划用途和建设项目用地类型。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外并涉及耕地、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建设项目,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整合现行的规划选址论证、耕地踏勘论证、永久基本农田占用补划论证、生态保护红线不可避让论证、节地评价等事项为规划选址综合论证,防止重复论证和审查,论证报告作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的申报材料。
财政金融
农发行盐城市分行拟投放11.1亿元贷款支持盐城市首个EOD项目
近日,农发行盐城市分行获批11.1亿元贷款,支持盐城市亭湖区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项目,并实现首笔投放3.6亿元。该项目是盐城市首个EOD试点项目,也是盐城市分行贷款支持的首个EOD模式项目。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5月18日在京正式挂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18日上午在京正式挂牌,据介绍,在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基础上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是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促进实现金融监管全覆盖的重大举措。按照《方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将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
前4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延续平稳回升态势
财政部18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171亿元,同比增长11.9%。除经济恢复性增长带动外,当期财政收入增速还受到留抵退税、部分税收错期入库等特殊因素影响。扣除上述特殊因素后,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约4%,延续平稳回升态势。在支出方面,前4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6418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10196亿元,同比增长5.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6222亿元,同比增长6.9%。基本民生、乡村振兴、区域重大战略、教育、科技攻关等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5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回应了货币政策取向、通胀走势、硅谷银行破产事件、房地产市场等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展望下阶段,人民银行称,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把握宏观利率水平,持续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市场利率+央行引导→LPR→贷款利率”传导机制,为促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营造有利条件。
证监会指导证券交易所发布指引 完善REITs大类资产审核要点及信息披露要求
近日,证监会指导证券交易所发布指引,完善REITs大类资产审核要点及信息披露要求,突出以“管资产”为核心,进一步优化REITs审核关注事项,强化信息披露要求,明确产业园区、收费公路两大类资产的审核和信息披露标准,提高成熟类型资产的推荐审核透明度,加快发行上市节奏,推动REITs市场高质量发展。其中,一是深入总结试点经验,明确产品设计、项目审核和信息披露要求,促进形成市场共识,进一步提高市场规范运作水平。二是结合产业园区、收费公路等大类资产行业特性,在REITs现行审核和信息披露要求的基础上,从项目合规、历史运营以及评估参数设置等多维度细化了两大类资产的审核关注重点,强化信息披露要求,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高效性。
数字农业
中国移动助力数字乡村建设,打造新型智慧农业
在数字时代,农业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为更好地助力农业完成现代化过渡,中国移动运用移动5G、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大力促进数字经济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推出智慧种植、养殖、畜牧、农机等智慧农业解决方案。通过电子眼、智能农业温控、湿控等设备,采集农田等多种类型农业的生产要素,监控农作物生长环境,村民足不出户就可通过手机实时掌握生长数据,并对农作物生长状态做出及时干预。目前,中国移动已累计落地超1000个5G智慧农业示范项目。在农业品产销宣传方面,“新农人”们可以在家开展直播,带货农产品,创新农村增收方式,推动农产品产销一体化,让“网路”成为“商路”,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和乡村个性化建设。
中国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数智转型峰会在广州举办
中国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数智转型峰会2023年5月14-15日在中国·广州举办。本届论坛有三大亮点:一、中国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论坛;包括以下内容:1、乡村振兴:紧扣中央一号文件关于2023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在全国建立示范县标杆。2、数字经济: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规划方案》,在各行业的应用和转型。3、成果展览:先行先试乡村振兴示范项目落地成果展览展示,数字技术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荣昌巴南两个案例入选全国数字乡村建设优秀案例
近日,记者从重庆市委网信办获悉,全国数字乡村试点终期评估报告日前公布。报告指出:“重庆市5个试点地区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总体上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荣昌区、巴南区2个案例入选全国优秀案例”。报告指出:“荣昌区打造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充分调动生猪全产业链数据资源,塑造生猪产业数字化发展典型。巴南区打造的“巴小智”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聚焦乡村安全、乡村 综治、平安乡村建设,形成“四联共治数字赋能”乡村治理模式先进经验。”
“数字农业 未来已来”主题沙龙活动成功举办
5月17日,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成功主办了“数字农业 未来已来”主题沙龙活动。面向数字农业的农业信息化服务是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抓手,是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本期沙龙主题聚焦数字农业,旨在围绕数字技术赋能农业产业,打通产融资源,促进领域内专精特新企业更好发展。
华中地区首个全功能农业数字化绿色低碳产业园建设顺利推进
5月16日下午,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的中交卖货郎运营总部暨农业数字化产业园正在顺利建设,这里将建成华中地区首个全功能现代化农业数字化绿色低碳产业园。中交卖货郎产业园主要规划功能包括科创大楼、现代化加工中心和中央厨房、现代化温控食材配送中心等,可提供包括供应链服务、信息服务、资金服务、营销服务在内的一篮子配套服务,以期实现生鲜及农产品供应链资源整合与资源集约化利用。“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助推武汉及华中地区农产品数字化产业升级。”
项 目
第二十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闭幕 现场交易额和意向采购额470多亿元
5月18日,为期三天的第二十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在漯河国际会展中心成功落幕。据统计,本届食博会参展企业意向订单签订率达97%,现场交易额和线上线下意向采购额达473.07亿元。共有75个投资项目集中签约,投资总额317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15个,国内外500强、上市公司、知名品牌投资项目24个,签约项目涵盖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现代物流、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活动期间,4名院士发表主旨演讲,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布《2022年度及2023年一季度中国食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漯河市发布2个预制菜团体标准,树立了行业“风向标”。
豫港签约18个项目深化经贸交流合作
豫港经贸合作交流会16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会上,河南和香港两地有关单位、企业共签约18个项目,涉及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领域。本次活动以“豫见香港 携手共赢”为主题,旨在通过合作洽谈和重点项目对接,全面深化豫港两地经贸交流合作。会上,郑州市、洛阳市和南阳市分别介绍了各自投资合作潜力。
“乡村振兴善行南阳” 2023年乡村振兴河南专场项目在腾讯公益上线
日前,南阳市慈善总会—“乡村振兴善行南阳”慈善公益项目获腾讯公益批准上线,项目以凝聚慈善力量、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为主题,项目开展助力产业帮扶、助力幸福家园工程、助力扶弱济困、助力儿童关爱、助力养老服务、助力五社联动等领域精准发力。
第五届“西洽会”18日开幕 集中签约重大项目总额超2907亿元
由商务部、水利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侨联、中国贸促会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西洽会”)18日在重庆开幕,当日集中签约重大项目88个,签约总额超2907亿元。本届“西洽会”以“数字化引领内陆开放创新发展”为年度主题。据“西洽会”组委会介绍,正式签约的投资项目涵盖共建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西部数字经济产业高地、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内容,涉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先进材料、智能装备、能源、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
产 业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成功举办“兴农撮合”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银政企对接活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强力支持河南农业强省建设,5月15日-17日,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联合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在开封成功举办“兴农撮合”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银政企对接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将进一步强化与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产业集群建设县的协同,聚焦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业融合升级、农村基础设施等领域,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办好“兴农撮合”活动,全面推进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为河南省特色产业集群“提档升级”、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农业强省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河南77家!最新1541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出炉
5月16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次监测合格和递补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牧原股份、三全食品、好想你、思念食品、白象食品等71家河南企业检测合格,继续保留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资格。同时,河南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国润牧业控股有限公司、新乡市雨轩清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懂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农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南辉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河南企业递补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新闻来源:网络,由德泓咨询整理发布;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德泓咨询仅作分享使用,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